中海油重点工程被曝损坏“十大考古发现”文物

2013年06月18日01:59  北京晨报

  12年前荣膺“全国十大考古发现”称号的两处古代文物遗址——广东深圳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、屋背岭商时期墓葬群遗址,由于中海油与深圳市“液化天然气”等重点工程建设而惨遭损害,引发社会舆论普遍关注。专家指出,如何处理文物保护与重点工程建设的关系,是对地方政府的一个检验。建设重点工程固然重要,但不能以牺牲文物遗址为代价。

  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、屋背岭殷商墓葬群遗址,分别位于深圳市大鹏新区、南山区,尤其是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,“将珠江文化历史推至7000年前,改写了珠江流域文化史”。

  如今的咸头岭遗址入口处,蜷缩着一个废弃的破岗亭,顶上斑驳的“大鹏街道咸头岭遗址保卫处”字样,隐约可见一块有“2006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咸头岭遗址”字样的牌匾,几乎被垃圾掩埋。

  遗址所在的三级沙堤、边侧的古瀉湖以及迭福湾南北两个海岬,本来构成了完整的古环境单元。如今,一个私人游艇厂和一个私人电路板厂占据了第一级沙堤,仅存的古瀉湖,也成为中海油深圳LNG项目的“盘中大餐”:大约400亩土地被推土平地,用铁丝网围了起来,塔吊和各种重型设备正在紧张施工,几座储气罐高高矗立。

  另一文物屋背岭商时期墓葬群遗址,位于在建的南方科技大学新校区内,命运也堪忧:在遗址保护范围内,推土机推出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土路,路边被重型机械挖出数十个大坑,多数深达2米,有的大坑里面被抹上水泥,蓄满了水。

  同样是2006年“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”的广东佛山市古椰贝丘遗址,当地政府征地约300亩用于遗址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;另外,该遗址今年5月经批准,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而在深圳,文物价值毫不逊色的咸头岭遗址,目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仅60多亩,从文物保护级别看,甚至连市级文保单位也不是,仅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。

  深圳市龙岗区文体局文物管理办公室主任杨荣昌说,2006年我们就向市里申报市级文保单位,但至今没有回音。

  经过充分论证,深圳市龙岗区曾于2009年组织编制《深圳市咸头岭遗址保护规划》,计划在咸头岭建立遗址公园和博物馆,并把古瀉湖所在区域划为建设控制地带,但终因与中海油重点工程项目冲突而被否决。

  龙岗区文管部门有关负责人说,这份保护规划还在龙岗区政府网站公示过,但提交到深圳市,却未获通过。

 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认为,中海油深圳LNG项目“用地已经市政府会议通过,不宜再变更”。

  一位考古专家说,提升文保级别会影响到商业开发,这也是当地不愿提高文保级别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
  据新华社

(原标题:中海油重点工程损害文物)

分享到:
保存  |  打印  |  关闭
猜你喜欢

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

  • 新闻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实现自动交会对接
  • 体育基德出任篮网主帅 冠军决定麦蒂是否退役
  • 娱乐郭靖母亲饰演者苏杏璇去世 曾获金像奖
  • 财经市长们谈4万亿地方债:5年能加倍赚回来
  • 科技中国男子因盗版在美获刑12年
  • 博客宋英杰:天气预报为什么有时不准
  • 读书闻所未闻赶尸惊魂传奇:赶尸客栈
  • 教育动画法学等专业成高失业专业 高考查分
  • 育儿强生51次全球召回48次将中国排除在外